《老残游记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10。它写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、所闻、所为,反映了晚清的某些社会现实,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见解和他的一些政治主张。全书以玉贤、刚弼两个酷吏的暴政为主要内容,写出了现 实的黑暗,这是作品有意义的部分。在晚清动荡的 局面下,封建王朝已临末日,人民的反抗怒潮如火如荼,此起彼伏,当时统治阶级非常倚重那些镇压群众反抗的“清官”来维持残局,而刘鹗却比较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罪恶。
《呐喊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1。本书是鲁迅1918-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,收有《狂人日记》、《孔乙己》、《药》、《明天》、《一件小事》、《头发的故事》等14篇作品。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。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“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”,“揭出病苦,引起疗救的注意”,并为新文化运动“呐喊”。
《骆驼祥子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3。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,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,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,深受广大读者喜爱。本书收录《骆驼祥子》和《离婚》两部长篇小说,均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,人物性格鲜明,细节生动,再加之语言讽刺幽默,诙谐轻松,是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学瑰宝。
《呼兰河传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9。创作于一九四二年,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,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,于是,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,创作了这部小说。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:它虽然写了人物,但没有主角;虽也叙述故事,却没有主轴;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。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、抒情诗的散文风格、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, 造就了她 “回忆式”的巅峰之作。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:“它是一篇叙事诗,一片多彩的风土画,一串凄婉的歌谣。”
《彷徨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12。收入鲁迅1924年的《祝福》、《在酒楼上》、《肥皂》和1925年的《孤独者》、《伤逝》、《离婚》等,共11篇。《彷徨》虽然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,但也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、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。(当然时过境迁,80年后的今日再来看他的作品,瞧不起他的“无病呻吟”也在所难免 -- 此一时彼一时也。)
《官场现形记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13。为李宝嘉最长之作,也是四大谴责小说中写得最好,且又是流行最广的一部。《官场现形记》共六十回,体裁是模仿儒林外史,每一人演述完毕后,即递入他人,全书由此蝉连而下,是章回小说的变体,主要由一系列独立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,故不免显得杂乱散漫,然而其取材深合民心,切重时代弊端,故得以享有重名。一九零一年开始,李宝嘉着手写此书并将文章登在“海上繁华报”上。
《沉沦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16。于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,是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,在《沉沦》里作者完全无视社会道德观念,大胆地写出被情欲折磨的青年的心灵,短篇小说《沉沦》是这部小集中最可注意的一篇。写的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爱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,却因为积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不敢表白,最后只有自杀。集中作品还大胆地描写了偷窥、手淫等个人隐秘行为,在一个道德至上的社会里,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。所以这部小集出版之后,立刻遭到上海文艺界最猛烈的攻击,同时也显示了人本的意义。
《死水微澜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17。本书的时代为一八九四年到一九○一年,即甲午年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战争以后,到辛丑条约订定时的这一段时间。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乡镇为主要背景,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(教民与袍哥)的相激相荡。这两种恶势力的消长,又系于国际形势的变化,而帝国主义侵略的手段是那样厉害。值得一阅。
《小二黑结婚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19。于194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《小二黑结婚》,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,也是他的小说代表作,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,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话剧舞台。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,就是在语言运用方面,真正做到了民族化、群众化和口语化。同时,作品还体现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,善于发现问题、形成主题创作的思想,被赞誉为解放区文学的+典范之作。
《四世同堂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25。整个故事以祁老人一家为主轴,祁家的四辈人分别代表着旧思想的清朝人、保有旧规矩的清末民国人、思想新潮的民国人以及子孙辈小顺儿与妞子所代表的将来的人。老舍将 8 年中日战争中所目睹流离失所的市民生活、战争对各行各业的人内心所起的影响融织入小说之中,祁家在八年战火间的遭遇犹如一部激变中的中国近代史,封建社会中人类的性格弱点清楚彰显。
《啼笑因缘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27。描写青年学子樊家树游北京天桥时,结识了武师关寿峰关秀姑父女,又同天坛鼓书艺人沈凤喜一见钟情,他的表嫂则撮合他和财政部长的千金何丽娜姻缘。后来军阀刘将军霸占了沈凤喜,关秀姑扮作佣人深入刘宅,把刘将军诱到西山极乐寺刺杀何丽娜先因失意纵情声色,后学佛吃素隐居西山别墅关秀姑又带樊家树上西山与何丽娜相会,并把贺喜书束插入他们相会的雅室,而后出关参加了东北抗日义勇军。
《孽海花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32。全书写了二百多个人物,从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、光绪皇帝,到达官名流,到下层社会的妓女、小厮、小偷,直至德国的交际场,风靡一时,形成“赛金花热”。《负暄絮语》说:“近来新撰小说,风起云涌,无虑千百种,固自不乏佳构。而才情纵逸,寓意深远者,以《孽海花》为巨擘。”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称其“结构工巧,文采斐然”,把它列为清末之谴责小说之一。
《惹事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33。刚出校门赋闲在家的年轻人“丰”,因日本警察为一只自投罗网的鸡,诬陷一位可怜的台湾寡妇,而打抱不平,想带领群众抗争,却被群众“遗弃”的故事。除了批判日本警察欺压民众的恶行,也透露出台湾群众对争取公理正义怯于行动力,呈现一种自私的负面性格,从而表达了反抗者的孤立无援。
《原乡人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37。该书收录有十三短篇,分别如下:柳阴、原乡人、逝、秋、门、第四日、白薯的悲哀、校长、浮沉、竹头庄、山火、阿煌叔、亲家与山歌。
《公墓》名列 世纪百强 第 44。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和公墓是比较早的东西。前者只想为一种被当作消遣品的悲哀,和一种优鬱的气氛。后者则写的带有早春的蜜味的一段罗曼史。上海的孤步舞是作长篇[中国一九三一]时的一种断片,只是一种技巧上的试验和锻炼。其余的五篇:夜、莲花落、夜总会里的五个人、黑牡丹、Graven“A”是在一个稍微相同的企图下写的。当时的目的只是想表现一些从生活上跌下来的,一些没落的Pletot。
- 下一页